擴闊稅基  促進香港繁榮 最佳方案齊商定
English 簡体  
諮詢文件及資料單張
中期報告
最後報告
公眾意見書滙編
諮詢委員會報告(2002)
擴闊稅基的其他方案
新聞稿及演辭
公開資料
相關連結
     
  常見問題  
 

有關商品及服務稅的常見問題

A. 商品及服務稅的性質及架構

問1 商品及服務稅與零售稅均屬消費稅,兩者有甚麽不同?
問2 個人消費亦會隨經濟起跌而波動,何以說商品及服務稅能帶來較穩定的稅收?
問3 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是否違反基本法?
問4 是否所有商品及服務都要繳納商品及服務稅?
問5 甚麽是「進項稅」? 甚麽是「銷項稅」?
問6 商品及服務稅稅項怎樣徵收?
問7 假設商品及服務稅是5%,每個生產及分銷環節中均收取5%稅,消費者最終所繳稅項會否多於5%?
問8 是否應豁免食物、醫療及教育等基本民生需要呢?
問9 商品及服務稅的登記起徵點定義為何?是指每年營業額還是營利?未達登記起徵點的企業,是否不須要繳交商品及服務稅?
問10 為何建議將登記起徵點訂於每年營業額500萬元水平?如此一來,大企業便可將營業額拆細,避開500萬元起徵點的門檻?
問11 登記企業的遵從成本會是多少?
問12 就沒有登記的中小型企業而言,開徵商品及服務稅對他們的成本影響為何?
問13 商品及服務稅會否造成「稅上徵稅」的情況,即重複徵稅?
問14 若開徵商品及服務稅,對企業而言,行政手續會否繁複?
問15 為何建議在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時相應調低酒稅、汽油、柴油及飛機燃油稅以及甲醇稅稅率?
問16 買樓不用徵收商品及服務稅的理據為何?
問17 預計的行政費用為5億元,這預計是否偏低?
問18 為何把商品及服務稅稅率假設為5%?是否能保證將來不變?
問19 外國經驗反映開徵銷售稅後,稅率便有增無減,立法會是否有權否決政府增加商品及服務稅稅率?

B. 紓緩措施

問20 諮詢文件中,「沒領取綜援的低收入家庭」和「無須課稅的低中等入息家庭」的定義是什麽?
問21 怎樣才能識別諮詢文件內所指的組別2的家庭?當局在評估家庭領取現金津貼的資格準則方面有沒有任何構想?
問22 對於建議中組別2的家庭(即月入低於11,000元),每年提供2,000元的直接現金津貼,是否太少?
問23 政府有否考慮很多低收入家庭是不能盡用3,000元差餉扣除額及500水費及排污費扣除額?如此一來,政府所建議給這些家庭的紓緩措施是否足夠?
問24 紓緩措施以家庭為單位,未能針對個人需要,是否應以個人為單位補貼,每年調整?
問25 退休人士並未預計其退休生活開支中增加商品及服務稅,政府如何幫助他們?
問26 請解釋開徵商品及服務稅後200億盈餘的用途。政府如何把這些盈餘回饋市民?

C. 對個別行業的影響

教育

問27 學校教育是否應被豁除於商品及服務稅稅制之外?
問28 學費若不被豁免,有違教育培養人才原則,如何消減商品及服務稅對家長及非牟利辦學機構造成的負擔?

慈善團體

問29 商品及服務稅如何適用於慈善團體?

旅遊及相關服務

問30 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是否會對香港的旅遊業構成衝擊?
問31 為何給旅客的最低退稅額定於1,500港元的水平?是否太高,估計對旅遊業影響如何?
問32 政府建議給旅客1,500元最低退稅額,那麼旅客可否把在不同商店購物的價值合併起來計算?
問33 在旅客退稅計劃方面,諮詢文件建議推行「密封袋」機制,並打算把該計劃的退款工作外判。這是否表示旅客會負擔該計劃的行政費用,以致退款額會大幅減少?
問34 海關在各入境管制站如何確保抵港人士會就其所攜帶回港但超越免稅額的商品繳納商品及服務稅?

零售業

問35 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會否變相鼓勵市民北上消費,打擊本地零售業?
問36 會否規定將來所有須收取商品及服務稅的物品及服務均在標價上列明總額?
問37 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會否侵蝕商戶利潤?
問38 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是否會對香港的零售業構成衝擊?

房地產

問39 如購買或租用商業樓宇的人是商品及服務稅登記人,則所繳的商品及服務稅可獲十足抵免。那麼,政府為何不豁免商業樓宇繳稅或對其實施零稅率?

進口及出口貿易

問40 出口及轉口商品是否須繳納商品及服務稅?
問41 建議的商品及服務稅架構對進出口商及轉口商有何便利措施?
問42 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會否令進口商增加其貯存進口貨物於保稅倉的需要?

金融服務業

問43 買賣股票,例如股票經紀佣金,是否不須要繳交商品及服務稅?
問44 保險是否納入「金融供應」的範圍內?由個人支付的人壽保險部分屬儲蓄性質,是否也須徵稅?
問45 銀行利息是否也要徵稅?

工業

問46 若開徵商品及服務稅,原料價格會否因而上升?
問47 開徵商品及服務稅,對一些工序一定要經香港加工的工業會有甚麽影響?
問48 不少本地廠商將工序北移,如果半製成品每次進入香港也要繳交商品及服務稅,將會增加廠商成本,可能令部分廠商撤離香港,與CEPA的原意背道而馳,政府如何處理這問題?

D. 對社會的影響

問49 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會否加重現在並非領取綜援的低收入家庭的經濟負擔,而令申請綜援的個案增加?
問50 擬議的商品及服務稅屬累退性質,對低收入人士不公平,是否劫貧濟富,令貧富懸殊情況惡化?
問51 為何開徵5%商品及服務稅後,預期通貨膨脹率只達3%?
問52 開徵商品及服務稅後,政府收入大大增加,會否因而大幅增加開支?會否造成大政府?如何保證政府仍會嚴格控制開支?
問53 如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會否削弱香港的競爭力?
問54 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會否令香港原來簡單的低稅制變得複雜?